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質構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ologic structure
作者: 洪如江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岩石、岩體、或地殼的某一分區的整體,必由各部分構成,其構成之方式,各部分岩石之型態,以及各部分岩石間的相互關係,稱為所論岩石、岩體、或地殼分區之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常可分原生地質構造(primary geologic structure)與次生地質構造(secondary geologic structure)二大類。
  原生地質構造,為地層在沈積時段內所形成者,例如層面(bedding)、不整合(uncomformity)、與原生擾動構造(primary disturbed structure)。
  次生地質構造,為地層沈積完成後,因大地應力、造山運動、或板塊運動之作用,而產生之地質構造,例如褶皺(fold)、斷層(fault)、節理(joint)、片理(schistosity)、板岩劈理(slaty cleavage)等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質構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