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壤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17 畫 = 20 rǎ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2. 地。如:「天壤之別」。
  3.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壤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ǎng
解釋:
  1. 泥土。
    【例】土壤
  2. 地。
    【例】天壤之別
  3. 疆域、地區。
    【例】接壤、窮鄉僻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ǎng
解釋:
[名]
1.鬆軟的泥土。《說文解字.土部》:「壤,柔土也。」《書經.禹貢》:「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
2.耕地。《管子.八觀》:「壤地肥饒,則桑麻易植也。」
3.地。如:「天壤之別」。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
4.疆域、地區。如:「接壤」、「窮鄉僻壤」。《左傳.哀公元年》:「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
5.古代一種遊戲用的玩具。參見「擊壤」條。
[動]
接連。《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夫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為與秦接境壤界也。」
[形]
豐收。《莊子.庚桑楚》:「居三年,畏壘大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