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媒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ō méi tǐ
解釋:
  1. 混合使用能傳達藝術、商業或教育等多功能媒體,以達成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其中媒體包括文字、圖片、照片、聲音、動畫和影片。
    【例】多媒體的表現手法,使他在廣告界異軍突起,占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多媒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ō méi tǐ
解釋:
將各種異質媒體(中介物)組合在一起,來呈現事件;也就是混合使用能傳達藝術、商業或教育的多功能素材以達成綜合性的藝術表現。也稱為「混合媒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多媒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ulti-Media
作者: 莊志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媒體可以用來表達或傳播資訊,顧名思義就是結合多項媒體來散播資訊。一般而言,具有多媒體能力的電腦系統就是能夠同時處理文字、繪圖、影像、動畫、聲音、視訊等媒體的電腦系統。想像一下,一部電腦可以接受口語化的命令,會說話唱歌,會放電視電影,使用者也可以製作一篇文字、圖像、甚至有聲音及視訊的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多媒體系統是要將人機介面人性化,使得電腦更具親和力,而更有實用價值。
  由於多媒體電腦不再侷限於文字處理,它還可以處理聲音、視訊等。這些資訊的處理需要將一連串的資料以一定的速率播放出來。因此大量的資料與即時化的要求成為多媒體應用的兩大特色。然而這兩項特色立刻考驗了電腦系統的性能,多媒體的作業環境需要有計算能力更強的中央處理單元,傳輸速度更高的電腦網路,能夠儲存更多資料的設備,以及即時的作業系統。事實上,為了因應大量的資料儲存與傳輸,資料壓縮技術也是多媒體系統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多媒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Multimedia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多媒體顧名思義即多種媒體之意。一般的媒體如幻燈片、錄音帶、唱片、電影片等,或能放映影像,或能播放聲音,或能同時播放影像與聲音,但均是單一的媒體型式,或如有聲幻燈片,僅是幻燈片與同步錄音帶2種媒體的組合。
  有些教學資料乃多種媒體,如幻燈捲片、唱片與印刷教材甚或模型的組合,一般即稱為多媒體組件(Multimedia Kit)。
  近年來電腦科技快速發展,可以結合錄影機、影碟機、光碟機、影像掃描機等多樣化的週邊設備,處理與產生多樣化的視覺與聽覺效果,使電腦進入了視聽或多媒體的時代。此種電腦系統又稱為多媒體電腦或簡稱多媒體。Bove & Rhodes (1990)在其麥金塔多媒體手冊中,即將多媒體定位於:「多媒體是使用多種媒體--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的結合--來傳達訊息」。
  多媒體一詞,常與多影像(Multi-Image)或多銀幕(Multi-Screen)相混淆。多影像乃是以幻燈媒體以及錄音媒體為主體的一種視聽節目形式。通常是以電腦控制多組幻燈機交替放映,以產生豐富多樣化的視覺效果,並由錄音機播放聲音。為了加強視聽效果,此類節目有時會另配合電影、錄影媒體,或其他製造特殊效果的機器播放,因此也稱為多媒體。但在本質上,多影像與多媒體所代表的意義不同。
  多影像的節目常有別於一般幻燈片、電影片、或電視的3:4或2:3畫面比例,而加寬成為2個、3個、或更多的畫面寬度。此種寬銀幕的多影像節目形式,則稱為多銀幕,其意義與多媒體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多媒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