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太子 - 教育百科
ˋ
ˇ
tài z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zǐ
解釋:
  1. 君王的嫡長子或非嫡長子而立以預備繼承王位的兒子。
    【例】隋文帝廢太子改立楊廣,種下隋朝覆亡的原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zǐ
解釋:
君王的嫡長子或預備繼位的兒子。周時,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稱「太子」,也稱為「世子」。秦朝因之。漢時則改稱皇太子。金元時,皇帝之庶子亦有稱太子的。明以後,皇帝之嫡子稱為「皇太子」,而親王之嫡子則統稱為「世子」。《西遊記》第三七回:「我本宮有個太子,是我親生的儲君。」也作「大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太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太子 相關客家語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