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奏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6 畫 = 9 zòu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進言。如:「奏言」、「上奏」、「啟奏皇上」。
  2. 古代臣下對皇帝進呈所用的文書。如:「奏章」。
  3. 顯現、表露、獲得。如:「奏功」、「奏效」、「奏捷」。
  4. 表演樂器。如:「演奏」、「奏樂」、「吹奏」、「伴奏」、「彈奏」、「獨奏」。
  5. 音樂的節拍。如:「節奏輕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u
解釋:
  1. 吹彈樂器。
    【例】伴奏、彈奏、演奏
  2. 音樂的律動。
    【例】節奏
  3. 古代臣子向皇帝上書或進言。
    【例】面奏、上奏
  4. 古代臣子向皇帝進呈的文書。
    【例】奏褶、奏章
  5. 顯現、達成。
    【例】奏效、大奏奇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òu
解釋:
[動]
1.進獻。《漢書.卷七四.丙吉傳》:「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盪,數奏甘毳食物。」漢.王充《論衡.逢遇》:「以夏進鑪,以冬奏扇。」
2.古代臣下向皇帝上書或進言。如:「啟奏」。《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光遂復與丞相敞等上奏。」
3.吹彈樂器。如:「吹奏」、「伴奏」、「彈奏」、「演奏」、「獨奏」。
4.顯現、發生。如:「大奏奇功」、「奏效」。《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崇禎)帝趣鳩工,未奏績而明亡。」
5.往、走。通「走」。《新唐書.卷一五五.馬燧傳》:「比悅至,火止,氣少衰,燧縱兵擊之。悅敗奏橋。橋已焚,眾赴水死者不可計。」
[名]
1.古代臣下向皇帝進呈的文書。如:「奏狀」、「奏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漢定禮儀,則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議。」
2.音樂高低抑揚的節拍。如:「節奏輕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吹彈樂器。
    例如:奏樂 tsàu-ga̍k(演奏音樂)。
  2. [動] 古代下屬對上司報告。
    例如:啟奏 khé-tsàu。
  3. [動] 打小報告。
    例如:你毋驚伊去奏你的歹話?Lí m̄-kiann i khì tsàu lí ê pháinn-uē. (你不怕他去打小報告說你壞話?)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