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姚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姚樞(1203~1280)字公茂,元柳城人。樞少力學,任燕京行臺郎中,因拒絕受賄棄官,舉家遷輝州,奉孔子與周敦頤等像,刊諸經,與許衡相講習,讀書鳴琴,嘉惠學者。後為世祖召,於世祖即位前屢獻其智,世祖即位後,歷任勸農使、中書左丞、昭文館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等職;至元十七年卒,享年七十八歲,諡文獻。
  姚樞的學術思想,呈現在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愛民、好善、遠佞的獻策上。在教育方面,他主張修學校、崇經術、旌節孝,為作育人才、敦厚風俗、美善教化的根基,俾士人不苟且於文辭而能文以載道。他又主張重農桑、寬賦稅、省傜役、禁遊惰,以減輕百姓負擔。而為政者更應綱舉紀張,慎任官吏,淘汰冗員,定法律,慎刑獄,設監司,明賞罰,簡便驛傳制度,整肅軍政紀律,屯田實邊,並使民不匱乏,鰥寡得到恤養。此外,樞更上言世祖推行禮樂,使之不致崩壞;並在昭文館大學士任內詳定禮儀之事。在世祖征大理與臨安取宋之際,樞力陳行止殺之令的必要,促使戰亂中人民的性命得以保全;對於宋鞭背、鯨面及各項殘酷濫刑,亦皆請命禁止。
  樞天性寬宏仁恕,不見用時敦行儒術、講習教化學子,見用時依舊以民為主,重視人民生計,並強調禮樂與立校崇經、推行教化的重要;雖處在改朝換代動亂的時局中,仍把持儒家仁心為百姓謀求福利,難能可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姚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