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孔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hn, Thomas S.
作者: 古智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孔恩(1922~1996)於一九二二年七月十八日生於美國。一九四九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一九四七年研究了伽利略、牛頓,甚至亞里士多德等人的力學理論,以後科學發展的歷史成為孔恩長期研究的領域,在科學哲學的研究學派中被稱為科學歷史學派。一九六二年,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孔恩認為科學知識的增長中,科學研究領域裡的研究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有科學發展模式的,即而典範科學→常態科學→革命科學→新常態科學,而表徵每一階段的核心就是典範(paradigm),而典範這一詞是孔恩從語言學裡借用來的,原意是語法中表示詞形的變化規則,如名詞變格,動詞人稱變化等,由此可引申出模式、模型、範例及典範等義。
  孔恩認為常態科學的特徵是:累積和繼承,但是在不斷的解謎過程中,反常也定必然發生的,因而常態科學活動充滿按照典範辦事的正常活動與違反典範預期的反常現象之間矛盾這一事實。
  同時在常態科學研究上,研究活動才使科學知識的發展呈現出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點。
  然而,基於對革命的認識,孔恩反駁「知識直線累積」的觀點,因為它們忽略了科學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創新。基於典範的變革必然會引起科學理論體系的變革,引起科學家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變革。
  但亦有學者指出孔恩囿於物理學領域,他對常態科學的研究內容的分類是不全面的,特別是未能概括生物學科的常規研究的特點,這一爭議同時也表現在他對科學革命階段的論述上。
  同時孔恩認為科學知識的繼承和創新是分立的,因而以不可共量性做表徵,這方面亦曾引起爭論,就邏輯上來看,過分重視研究活動中的心理因素而對於邏輯上的繼承性有所貶抑,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孔恩未加以分析批判完形心理學派,反映在他對待典範的態度上是只能用整個的新典範替代整個的舊典範。
  對於不可共量性術語的問題,孔恩在〔後記-1969〕(Postscript 1969)一文中,認為抱持不可共量觀點的人,視為不同的語言社群的成員,他們之間的溝通問題,在分析上應視為翻譯問題,另外孔恩在〔必要的張力〕一書中以部分交流來取代,同時對科學革命有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法思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