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孫奇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井敏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河北容城人,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生於明神宗萬曆十二年。少時敦內行,尚節義,並負經世之志;萬曆二十八年(1600)中舉人。明末流寇為患,乃於思宗崇禎十五年(1642),率子第門人入易州五公山避亂,一方面修飭武備,抵禦寇讎,一方面講學授徒,賦詩習禮。明亡後,因所有田園被旗人占為采地,遂南遷河南輝縣,隱居夏峰講學達二十五年,故學者稱之為夏峰先生。總計由明至清,朝廷共徵召他十一次,但都不出仕為官,所以天下士子又尊稱為「徵君」。其學說本於陸王而兼採程朱之旨,並加以調合融通;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人倫為實際,主張窮則勵行,出則經世。卒於清聖祖康熙十四年。著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書經近指〕、〔四書近指〕、〔畿輔人物考〕、〔中州人物考〕、〔夏峰先生集〕等,其中以〔理學宗傳〕最重要,為中國學術思想史之宏著。
  在人性論方面,孫奇逢曾指出「心性天命四字,只一樣,人具之為心,心之靈為性,性自出於天,天之一定為命」,並主張「性命於天,自是至善無惡」。他認為人的本性原為至善,其後之所以有善惡智愚的差別,乃由於習染的不同造成的,因此他非常重視教育和環境對人的影響,同時強調兒童教育對人一生之好壞關係甚鉅,他在〔家訓〕中教誨子孫說:「孩提知愛,稍長知敬,此性生之良也。知識開而習操其權,性失初矣。古人重蒙養,而以慎所習,使不漓其性耳。今日孺子轉盻便皆長成。此日蒙養不端,待習慣成性,始思補救,難矣。」又說:「聖功全在蒙養,從來大儒都於童稚時定終身之品,爾等勉之!」
  在教育方法方面,孫奇逢主張下列原則:
  1.啟發誘導:即對初學者加以引發動機,並給予必要的指導。他說:「但據現在一念,多方接引,絕不苛求,如孔子成就互鄉童子,孟子引齊宣王。」
  2.淬礪磨鍊:對於學力較深者,僅需從旁加以點化,主要在增長其領悟能力。他說:「通照其平時細加簡點,毫不假借,如孔子成就及門諸子,孟子謂樂正子徒哺啜。」
  3.躬親實踐:孫奇逢受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思想影響極深,強調唯有透過實際行動才能驗證所學,洞燭真理。他說:「讀有字書要識無字理,有不能領會處,試默默向自身上體驗便自了當。」
  4.有恆不懈:主張為學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體認此心此理」,須是終身努力,毫不怠惰,才能有所成就。故說:「能實實省察,……常常不放,則自朔而晦,而春而冬,自少而老,總此日之積也。一日用力而力足一日,一日不用力而心放矣。」
  孫奇逢的教育精神及崇高人格,對清初學術界有很大的貢獻,北方學者大多出其門下,使得在喪亂之餘,聖學能夠延續不絕,故時人奉之為「泰山北斗」,與大儒黃宗羲南北相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孫奇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