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宇宙 - 教育百科
ˇ
ˋ
yǔ zhò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zhòu
解釋:
  1. 時間與空間的總稱,即天地。
    【例】宇宙萬物十分奧妙,值得我們去探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宇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ǔ zhòu
解釋:
1.天地、天下。《淮南子.原道》:「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漢.高誘.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2.屋簷與棟梁。《淮南子.覽冥》:「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閒。」漢.高誘.注:「宇,屋簷也;宙,棟梁也。」
3.為空間與時間的總稱,習慣上亦專指空間而言。就哲學方面來說,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無限連續的意義。在自然科學方面來說,宇宙是物質世界的總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宇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smos
作者: 楊龍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宇宙」二字在〔淮南子.齊俗訓〕中,以「上下四方為宇,往古來今為宙」,因此宇宙可以說是空間與時間的總稱,是一個有秩序的系統,也稱世界;中國古代常概括的說是天地之間。早期希臘認為宇宙不僅包含時間、空間、星球、物質,更重要的具備一種特性,代表一個有秩序、和諧的系統,因此探討其存在。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80~490 B.C.)首先從數學和音樂中的秩序推想,秩序可能存在於現象中。不過其後的哲學家多注意天,而意不在地。後來的研究漸多,才形成宇宙論(Cosmology),探究世界的起源、發展史和未來變化的方向與影響,進而至於推究世界生成變化背後可能存在的意義。研究宇宙大體上可分成三種取向,即哲學、科學、神學,哲學研究在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時已有人討論宇宙之成因,其後有柏拉圖(Plato, 427~347 B.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文藝復興以後科學發展建立了一套新的世界圖像;宇宙的科學研究先是天文學家哥白尼(N. 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地動說解釋天體運行原理,其後牛頓(I. Newton, 1642~1727)用萬有引力說明天體的機械式運動,近代由望遠鏡、光譜分析、無線電波分析,對於宇宙的狀況有了更新的了解。目前科學界盛行著宇宙之起源為一大爆炸,及宇宙持續擴張的看法。至於神學方面,以天主教為例,主張宇宙為上帝所創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宇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世界】【天下】
對應華語: 宇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宇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宇宙 相關客家語 宇宙
相似詞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