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寡紋糞盤菌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生長季節:全年均可見。 這群糞生菌的個體雖然微小,但早在 18 世紀,即受到歐洲學者的注意,並開始研究它們的種類與習性。糞盤菌的子實體通常是盤狀,呈黃綠色,上面冒出無數黑點,在顯微鏡下觀察,才能看到它們精緻巧妙的構造。在一條條透明的子囊內,裝有八個棕色或暗紫色的孢子,且每個孢子表面有網狀的條紋,子囊的頂端有個小蓋子,等孢子成熟時,小蓋子就會自動掀開,讓孢子彈射出去。它們的子囊並具有向光性,會朝著太陽射出孢子,以減少誤失。據記載,世界已發現的約有 50 種糞盤菌,臺灣已記錄有 10 種。想觀察糞盤菌也要去野外撿塊新鮮的牛糞回來,放置在容器裡,約一星期後可看到表面冒出黃綠色的子囊盤出來。
知識 1:
糞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寡紋糞盤菌
中文界名: 真菌界
中文目名: 盤菌目
中文科名: 糞盤菌科
中文綱名: 盤菌綱
中文門名: 子囊菌門
子囊果形態: 子囊盤
學域-大分類: 菌類-真菌類
拉丁屬名: Ascobolus
拉丁界名: fungi
拉丁目名: Pezizales
拉丁科名: Ascobolaceae
拉丁種小名: scatigenus
拉丁綱名: Discomycetes
拉丁門名: Ascomycota
營養方式: 腐生
紀錄類別: 菌類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