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驗法 - 教育百科
ˊ
ˋ
ˇ
shí yàn fǎ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yàn fǎ
解釋:
一種在控制情境下,探究實驗變項與反應變項間之關係的科學研究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實驗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perimentation Method
作者: 彭慰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驗法是科學研究方法之一。科學家們為求了解自然界各種事象的變化,運用各種研究方法,企圖了解自然界變化的現象及探究其原因,從而發現原理原則,建立系統理論,以期對同類事象去解釋、預測和控制。社會及行為科學家借用自然科學方法的原理發展出研究人類行為與社會事項的方法,主要的有自然觀察法、調查法與實驗法。其中以實驗法發展最精密、應用最廣泛而且成效最顯著。實驗法除了能解釋事項是什麼,亦可說明為什麼,因為其可以獲得事象變化的因果關係,故優於其他研究方法。實驗法的最大特徵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研究事項的變化,從而發現並確定其變化的因果關係,希望花了解事項的前因後果後,對於同類事項,不僅可以根據原因去預測結果,而且也可安排原因去產生預期的結果。
  實驗方法在應用上有廣義狹義兩種範圍。狹義而言,它限於使用特別設備的實驗室內應用;廣義而言,它也包括實驗室之外在實驗生活情境下進行的研究。在前一種情境下做的研究,一般稱為實驗室實驗(Laboratory Experimention);在後一種情境下做的研究,一般稱為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ion)。事實上,基本原則上兩類研究並沒有太大差異,只不過實驗室內的實驗能做到更精密的控制而已。
  完整的實驗研究包括下列8個步驟:(1)確定研究問題,(2)陳述研究假設,(3)設計實驗進程,(4)確定研究對象,(5)選擇研究工具,(6)進行實驗觀察,(7)整理分析資料,(8)撰寫研究報告。
  實驗法在特殊設計的情境下進行觀察,其間常介入實驗者的操作,以圖對此情況能有更精密的控制。為達到這種控制,大部分的實驗都在具有特殊設備的實驗室進行,但並非一定要在實驗室內進行。在圖書館事業,實驗法可用來測試館藏發展、維護及利用的新技術,辨識圖書館學或資訊科學已往未加觀察或定義錯誤之現象及探索不同的情況產生現象之差異,茲舉例說明實驗法在圖書館之應用。在學術圖書館選書方式可分為教師推薦、館員選購及書商推薦整批配書閱購(Blanket Order Approval Selection)等3種較為普遍之方式。究竟那一種方式選購之圖書其使用率較高,可以實驗法研究之。假設圖書館員因與讀者接觸較多,故其所選購之圖書使用率較高。經實驗法求證,館員所選之書的流通率較教師及書商推薦者為高,且差異顯著。在此實驗法,選書方式為獨立變項,圖書之使用為依變項,以有紀錄之使用即流通來統計,並且採用隨機抽樣方式,自各選書方式抽取至少500種書。此實驗為事後驗證分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驗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