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岔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4 畫 = 7 chà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分歧的。如:「岔路」、「岔流」。
  2. 意外的事故或差錯。如:「出岔」。
  3. 旁出話題。如:「打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à
解釋:
  1. 山或路分歧的地方。
    【例】岔口
  2. 意外事故、差錯、枝節。
    【例】出岔
  3. 分歧的。
    【例】岔路、岔流
  4. 截斷、轉移。
    【例】岔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à
解釋:
[名]
1.路或山分歧的地方。如:「路岔子」。
2.意外的事故或差錯。如:「出岔」。
3.轉移他人話題或注意力的舉動。如:「對不起!我打個岔!」《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這個岔一打,大家又重新笑起來。」
[動]
插嘴或轉移他人的注意力。如:「他故意把話題岔開。」《紅樓夢》第八二回:「襲人見他說話造次,連忙岔道:『媽媽,你乏了,坐坐吃茶罷!』」
[形]
1.分歧的。如:「岔路」、「岔流」。
2.矛盾、有偏差。如:「你這話就岔了。」
[副]
聲音哽咽失常。如:「他哭得聲音都岔了。」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同「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