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岸然道貌 - 教育百科
ˋ
ˊ
ˋ
ˋ
àn rán dào m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解釋:
形容外表莊重嚴肅。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現祕戲圖者,而回顧其形,則皆岸然道貌也。」《聊齋志異.卷一.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也作「道貌凜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岸然道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釋義:
猶「道貌岸然」。見「道貌岸然」條。01.《聊齋志異.卷一.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現祕戲圖者,而回顧其形,則皆岸然道貌也。」
典源: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光嚴1>整行之次2>,忽見維摩3>,道貌4>凜然5>,儀形畾落6>。右手掌拂塵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注解〕 (1) 光嚴:菩薩名。 (2) 整行之次: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5) 凜然:莊嚴肅穆的樣子。 (6) 畾落:同「磊落」,形容胸懷坦蕩,心地光明。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道貌岸然」原作「道貌凜然」。「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演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胸懷坦蕩,心地光明,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近觀有如龍來洞口,光彩射人。後來「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本義外,也作諷刺用法,用來形容外表故作正經,心中其實不是如此。
書證:
01.《聊齋志異.卷一.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現祕戲圖者,而回顧其形,則皆岸然道貌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岸然道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