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業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yè huà
解釋:
利用應用科學以發展工藝技能的過程。其特徵為大規模生產的擴張、機械的使用、市場的開拓及專業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工業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dustrialization
作者: 宋明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業化又譯為產業化,意指生產機械化所引發的一連串持續性的經濟成長。其最早形態乃是工廠生產制的產生,後來此生產方式也普及到非工業領域的農漁業及服務業,用農業機械化、服務業的自動化等。
  與前工業時期的社會組織比較,工業化社會有更進一步、更為複雜的社會分工,傳統社會所不曾存在的新職業大量增加,在資本家、經營者及工人之間產生了新的生產關係,也產生了農業社會所沒有的新階級關係。都市的發展及人口的迅速集中於工業地區(都市化);職業結構也大為改變,從事農、林、漁業等初級產業的人口迅速減少,而從事製造業、建築業等的次級產業及交通、教育、金融、商業等的第三級產業的人口則快速增加。職業及人口流動也影響了家庭的組織結構,大家庭日漸減少,而核心家庭大量增加。為了因應工業社會的需要,各種學校教育制度也蓬勃發展起來,識字人口大量增加;婦女也由於教育及就業機會的增加,不論在家庭或社會,均提高了其地位。其他如科層體制(bureaucracy,又譯官僚制)的發展,政治民主化的進展等,均與社會工業化有密切關係。
  工業化的推展,在早期主要是以自由市場取向的資本主義經濟所推動,後來也有透過計畫經濟的社會主義經濟或混合經濟形態推動。前者的主要推動者為資本家或企業家,後者則以官吏、知識階級、政治家或技術官僚(technocrats)為主。
  社會學家,如孔德(Auguste Comte)、斯賓塞(Herbert Spencer)等一開始便重視工業化現象以及工業化社會所將帶來的社會影響,其對新出現的社會形態(工業社會)的綜合性研究,可以說是社會學誕生的主要動機。此種關心,迄今尚未改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工業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