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巨原管蟲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巨原管蟲Protula magnifica 體長約6至10公分,生活在一個自行分泌的鈣質蟲管中,無口蓋,蟲管的一端埋在岩石或石縫中,表面常被珊瑚的活體包覆,為附著性動物。本種頭部的觸手特化為兩個白色的羽狀鰓冠,並呈螺旋狀排列,鰓冠上有緊密排列的細小纖毛,鰓冠基部呈血紅色。本種於中國大陸俗稱「旋風管蟲」或「紅硬管蟲」,英文俗名「Protula magnifica Straughan」、「Feather duster worm」與「Hard tube coco worm」 本種分布於紅海、印度、斯里蘭卡、澳洲、新幾內亞、印尼、菲律賓、日本以及臺灣等地,在臺灣南部及綠島、蘭嶼、小琉球等珊瑚礁海域都可發現其蹤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標本,則是在蘭嶼有採集記錄。
知識 1:
懸浮性有機物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巨原管蟲
中文門名: 環節動物門
中文屬名: 原管蟲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龍介蟲科
拉丁種小名: magnifica
中文綱名: 多毛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Serpulidae
拉丁門名: Anneli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環節動物類
拉丁屬名: Protul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紅海
台灣分布地點: 臺灣南部
中文目名: 纓鰓蟲目
拉丁目名: Sabellida
拉丁綱名: Polychaet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巨原管蟲
英文名: Protula magnifica
描述:
巨原管蟲Protula magnifica 體長約6至10公分,生活在一個自行分泌的鈣質蟲管中,無口蓋,蟲管的一端埋在岩石或石縫中,表面常被珊瑚的活體包覆,為附著性動物。本種頭部的觸手特化為兩個白色的羽狀鰓冠,並呈螺旋狀排列,鰓冠上有緊密排列的細小纖毛,鰓冠基部呈血紅色。本種於中國大陸俗稱「旋風管蟲」或「紅硬管蟲」,英文俗名「Protula magnifica Straughan」、「Feather duster worm」與「Hard tube coco worm」
分布:
本種分布於紅海、印度、斯里蘭卡、澳洲、新幾內亞、印尼、菲律賓、日本以及臺灣等地,在臺灣南部及綠島、蘭嶼、小琉球等珊瑚礁海域都可發現其蹤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藏標本,則是在蘭嶼有採集記錄。
作者: 李坤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