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幅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部 + 9 畫 = 12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布匹、紙張的寬度。如:「幅面」、「布幅」。
  2. 文章長短或書畫大小。如:「篇幅」、「畫幅」。
  3. 布帛、衣服等的邊緣。如:「邊幅」。
  4. 泛指寬度、範圍。如:「調幅」、「振幅」、「幅員遼闊」。
  5. 量詞。用於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如:「一幅畫」、「三幅掛圖」、「她用兩幅布做了條床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布帛或紙張的寬度。
    【例】布幅、幅面
  2. 泛指寬度、範圍。
    【例】振幅、調幅、幅員
  3. 文章的分量。
    【例】篇幅
  4. 布帛、衣服等的邊緣。
    【例】邊幅
  5. 量詞。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
    【例】一幅畫、三幅掛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布帛或紙張的寬度。《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
2.泛指寬度。如:「振幅」、「幅員廣闊」。
3.文章或書畫的分量。如:「篇幅」。
4.布帛、衣服的邊緣。如:「邊幅」。《儀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唐.賈公彥.疏:「云衰外削幅者,謂縫之邊幅向外,裳內削幅者,亦謂縫之邊幅向內。」
5.量詞。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如:「一幅畫」、「三幅掛圖」、「她用兩幅布做了條床單。」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行縢。即綁腿。《廣韻.入聲.職韻》:「幅,行縢名。」《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計算圖畫、布帛等平面物的單位量詞。
    例如:一幅圖 tsi̍t pak tôo。
音讀: h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