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zè
解釋:
  1. 平,中古四聲中的平聲。仄,中古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平仄指平聲和仄聲。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於格律。
    【例】寫作新詩較自由,沒有平仄格律的限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平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zè
解釋:
平,四聲中的平聲。仄,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平仄指平聲和仄聲。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於格律。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卷四:「凡表啟之類,近代聲律尤嚴,或乖平仄,則謂之失黏。」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或八句一韻,或四句一韻,或兩句一韻,必多寡勻停,平仄遞用,方為得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平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ânn-ts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古漢語的聲調類型,平聲指陰平、陽平調,仄聲指上聲、去聲及入聲。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平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