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廟學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愚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廟學制之形成,係因歷代均在中央及地方官學建置孔廟,並於其內舉行學禮儀式;逐漸發展成為廟學一體,而被視為廟學制。此制正式建立於唐,宋、元、明、清歷代因之。
  高明士在其所著〔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一書中謂:「就學校內建置聖廟(孔廟)言,中央官學始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其後,南北朝均設之。地方官學則始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至唐代,高祖武德二年(619),先於長安國子學內立孔廟;其後太宗貞觀四年(630),則詔令全國州縣官學建置孔廟。自此孔廟與官學兩者,遂不可分割。」(參見「孔廟」)。
  其次,就行學禮言,包括釋奠、養老及鄉飲酒三種。中央只行釋奠禮,輒由皇太子主之,分常祀及非常祀;釋奠後進行講經(參見「釋奠、「養老」、 「鄉飲酒禮」)。
  廟學制所代表的教育意義,高氏以為是儒家「成聖教育」理想的具體化。透過在中央及地方官學內設孔廟,配合從祀制及塑繪諸聖賢像等措施(參見「從祀」),使得自漢以來,抽象的儒家教育理想具體化。學子平日習業其中,再配合學禮的舉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因而顯現出境教之功能。從祀制的意義,即具體地告訴學生,身列廟庭是可企及的,「成聖」的教育理想亦是可以實現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廟學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