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廢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广
ˇ
部 + 12 畫 = 15 fèi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捨棄不用。如:「報廢」、「廢除」、「廢止」、「半途而廢」。
  2. 沒有用處的。如:「廢紙」、「廢話」、「廢水」、「廢物利用」。
  3. 肢體殘缺或功能不健全。如:「殘廢」。
  4. 衰敗、毀壞。如:「百廢待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i
解釋:
  1. 停止、捨棄。
    【例】廢除、廢止、半途而廢
  2. 敗壞無用、喪失功能。
    【例】廢水、廢物、殘廢
  3. 衰敗、毀壞。
    【例】存亡興廢、百廢俱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i
解釋:
[動]
1.停止、捨棄。如:「廢除」、「廢止」、「廢寢忘食」。《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孟子.梁惠王上》:「對曰:『然則廢釁鐘與?』」
2.衰敗、毀壞。《孟子.離婁上》:「其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形]
1.敗壞的。如:「廢屋」、「廢車」。
2.無用的。如:「廢物」、「廢水」。
3.生理障礙的疾病。指聾、啞、跛足等。如:「殘廢」。《莊子.讓王》:「左手攫之,則右手廢。」
[名]
已停止或衰落的事物。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ì
又音: hu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不採用、捨棄、取消。
    例如:廢除 huì-tû、荒廢 hng-huì、廢止 huì-tsí。
  2. [形] 敗壞、無用的。
    例如:廢水 huì-tsuí、廢人 huì-jîn。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