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彈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ìng
解釋:
  1. 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改變形體,而當外力除去後隨即恢復原狀的性質。
    【例】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可以緊封袋口,也可以重複使用。
  2. 比喻事情無絕對的標準、形式等,可以隨狀況調整。
    【例】這筆預算我們可以彈性運用,不一定非得購買器材。
  3. 指彈跳的能力。
    【例】他彈性極佳,在籃球隊中擔任中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彈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ìng
解釋:
1.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產生形變,當外力除去後,可恢復原狀,稱為「彈性」。
2.比喻事情無固定標準,而可隨機調整。如:「這筆錢你可以視情況而彈性應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彈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astic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植物受環境壓力必產生相對的抗力,即彈性或塑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彈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彈性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彈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彈性
相反詞 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