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影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ǐng dié
解釋:
  1. 用來錄影、錄音並可重覆播放的鋁製或塑料圓盤。狀似普通唱片,可連接普通電視接收機的圓盤放映機。
    【例】他們將寶寶可愛的動作錄成影碟,留下孩子成長的紀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影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ǐng dié
解釋:
錄影碟的簡稱。參見「錄影碟」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影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ideodisc
作者: 沈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影碟起源於一九七○年代初期,最初由德國德律風根(Telefunken)公司與英國的笛卡(Decca)公司共同研發,由於播放時間短,碟片和唱針易磨損,現已被淘汰。之後,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發展選視(Selecta Vision)錄製方式的靜電容碟片(Capacitance Electronic Disc, CED),以及荷蘭飛利浦公司(Philips)與美國音樂公司(Mus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CA)聯合研發雷射(Laser Vision, LV)錄製方式的雷射影碟(Laser Disc, LD)。此外,還有法國湯姆遜公司(Thomson-CSF)的激光透射錄製方式與日本電器公司(JVC)的遠距影碟(Video Highdensity Disc, VHD)的錄製方式。現在是雷射影碟系統取得市場優勢。
  製作雷射影碟需先將所有影像、聲音依廠商所定技術標準,錄製在高品質錄影帶上,以便送廠製作母片。母片製作是將視訊與音訊經過頻率調變形成複合訊號,並利用雷射光束照射塗在玻璃基質上的光阻表層,形成微小的訊號坑洞,再經過顯像處理、表面層金屬化、鑲電鑄等過程,母片即製作完成。再經由母片的壓製與保護膜等的黏合處理,雷射影碟片的製作便告完成。
  影碟片的內容包含有影像(video)、數位化聲音(CD音質),以及類比聲音(HiFi音質)。由於影碟機的訊號讀取只有一個雷射光學讀取頭,為了讓這個讀取頭能同時讀取影像與四軌的音樂,故必須以調頻(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方法,將所有的訊號合併在一起。
  影碟片的大小,多為直徑三十公分,至於放映時間,等角速度(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CAV)者為三十分鐘,而等線速度(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CLV)者為六十分鐘。另影碟片亦有直徑二十公分者,多應用在專輯專題節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影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Video Disc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影碟是以碟片的形式來儲存影像的媒體的總稱,其發展可追溯至1927年,Baird利用上臘的唱片式圓盤來錄製電視影像,當時他稱之為Phonovision。該種碟片所錄製的畫面品質不很清楚,只能稱之為一種試驗性產品。現今的影碟則為1970年代末期推出的產品,依其讀取影像的方式可分為2種。
  (一)觸針式影碟,又稱為接觸式影碟,其影像儲存方式為靜電容量式(Capacitance Electronic Disc,簡稱 CED),所以又可稱為靜電容量式影碟(或CED影碟)。其中較著稱的有美國RCA公司所發展的Selectavision影碟系統及日本Matsushita公司所發展的VHD影碟系統。前者係利用影碟上的溝漕引導附電極的觸針(Stylus)在碟片上行走,依據溝漕內的凹凸狀態引發電容量的變化,再轉變成電子訊號,重現影像與聲音。VHD的原理與Selectiaision影碟相近,但其碟片沒有溝漕,以較大體積的觸靴(Shoes)讀取訊號。
  (二)光學式影碟,又稱為雷射影碟(Laser Disc,簡稱 LD),是利用雷射光束讀取影碟上儲存的訊號。係由Philip及MCA兩個公司分別發展卻於1970年代同時推出的系統,因此通常亦稱之為Philip/MCA影碟。其原理與雷射唱片及唯讀式光碟相同,均為光碟(Optical Disc)的型式。
  由於觸針式的影碟在使用上多少會因觸針或觸靴與碟片的接觸而導至碟片磨損,因此雷射影碟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漸漸取得市場的優勢,以至影碟一詞幾乎與雷射影碟不分。
  現今通行的影碟乃是唯讀式(Read-Only)的碟片,但是如同其他的光碟型式,可錄式(Write-Once-Read-Many,簡稱 WORM)影碟的技術已相當普及,但價格仍較偏高。此外,可抹寫式(Erasable)的多次讀寫的影碟技術也已相當成熟。隨著整體光碟科技的發展,影碟漸漸成為一種主要的影像記錄媒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影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