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心理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 lǐ xué
解釋:
  1. 以科學方法研究個體的心理過程、行為能力及性格形成的學問。
    【例】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 lǐ xué
解釋:
以科學方法研究個體的心智活動及行為的學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ychology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科學。此詞源自希臘文的psyche和logos,指靈魂、心靈,以至知識。
  自希臘哲學家 ,如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柏拉圖(Plato, c. 427~347 B.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以至近代笛卡爾(R. Descrates, 1596~1650)等,都論及感覺、意識、思想等概念。亞里斯多德的心靈分析從生物現象出發,企圖建立一個心靈理論以解釋低等生命現象和高等生命現象的差別,都在哲學、心理學領域中。
  一八七九年,馮特(W. Wundt, 1832~1920)在德國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把心理學研究帶入了科學,此後心理學脫出哲學,步入科學時代。二十世紀後,心理學說層出不窮,最顯著的如佛洛依德(S. Freud, 1856~1939)的心理分析、施金納(B. Skinner, 1904~990)的行為主義,到近年的認知心理學、人文心理學,各有研究成效。
  目前研究心理學的取向主要有五個:(1)神經生理取向(neurobiological approach),藉由生理學的知識、理論與方法,從事神經系統和腦部的活動與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2)行為取向(behavioral approach),以「刺激--反應」模式對可觀察、可測量的外在行為進行探討,但不涉及個體的意識經驗;(3)認知取向(cognitive approach),研究人類的知覺、記憶及訊息處理的心理歷程,透過對此心理歷程的組織與運作的了解來解釋行為;(4)心理分析取向(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多用於醫療方面,從發掘潛意識動機,做為恢復心理健康的途徑;(5)現象--人本取向(phenomenological-humanistic approach),強調個人的獨特性及自主性,注意個體的內在主觀經驗和自我實現的動機。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大致上有:實驗法(Experimentation)、自然觀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調查法(Survey Method)、相關法(Correlational Method)、測驗法(Testing)等。
  心理學的研究領域甚廣,包括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諮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