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忍辱 - 教育百科
ˇ
ˋ
rěn r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ěn rù
解釋:
  1. 忍受恥辱。
    【例】忍辱求全、忍辱偷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忍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ěn rù
解釋:
1.忍受恥辱。《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玉之節義,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石郎造晉起兵端,忍辱甘心父契丹。」
2.佛教用語。梵語kṣānti的意譯。謂忍耐迫害、苦難、虛榮、自大及種種誘惑,使心安住不受影響。為佛教修行方法六度之一。《大智度論》卷一四:「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不應起瞋恚如魔界法,以是故應當忍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忍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