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態度的形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ttitude Formation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人、事、物的信念、評價與反應傾向,通常認為內含認知、情感與意向三種成分,主要的表現在對一件事或人的接納或拒斥,或贊成或反對。
  綜合有關研究的結論,個人態度的來源很多,主要有文化系統、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社會角色、法律規範、傳播媒體、同儕團體與直接經驗。另外部分研究指出遺傳基因或人格特質,也是決定個人態度的因素。
  探討態度形成的理論也很多,其中以三種學習理論的觀點最受重視:(1)古典制約(Classic Conditioning)說:認為與引起特定反應或態度的事物重複出現多次後,中性刺激也能引起類似的態度,如一政黨名號與群眾遊行的衝突事件經常在傳播媒體一起出現,會使厭惡暴力的民眾形成對該政黨厭惡的態度。(2)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說:主張對特定事物的態度,常經由環境刺激的增強或消弱而來,如學生對自己表現好的學科有好感,是好成績增強的結果。(3)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論認為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後果,也會形成相關的態度,如有暴力傾向的青少年,很可能因為家裡有個經常以暴力解決問題的父親。
  其他的理論如自我知覺(Self-Perception)說指出,當我們的態度不很明確時,會反觀自已的行為與所處情境,並據以推論有關的態度。如獲得微薄酬勞的受試者,比酬勞較多者對實驗的態度反而較好,班姆(D. Bem)認為這是自我知覺作用的結果,即是在酬勞誘因不足的情況下,不再考慮酬勞,而從自己的行為結果看實驗,認為實驗有其價值從而推論並形成自己的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態度的形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