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慮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11 畫 = 15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思考。如:「思慮」、「考慮」、「深思熟慮」。
  2. 擔心。如:「憂慮」、「顧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思考、打算。
    【例】考慮、謀慮
  2. 心思、意念。
    【例】思慮
  3. 擔憂、憂愁。
    【例】顧慮、憂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謀思、打算。《論語.衛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心思、意念。《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楚辭.屈原.卜居》:「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3.姓。如春秋時有慮癸。
[動]
1.思考、謀算。如:「考慮」。《詩經.小雅.雨無正》:「旻天疾威,弗慮弗圖。」漢.鄭玄.注:「慮、圖,皆謀也。」《漢書.卷六○.杜周傳》:「微詣大將軍莫府,國家政謀,鳳常與欽慮之。」
2.擔憂、憂愁。如:「顧慮」、「憂慮」。《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浩浩洋洋,慮殫為河。」唐.顏師古.注:「慮,猶恐也。」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王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3.審察。《聊齋志異.卷七.冤獄》:「令方慮囚,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視令而大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ī/lū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