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戴勝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戴勝
英文名: Upupa epops saturata
描述:
全身橘褐色。頭頂羽冠很長,羽端黑色,下有一節白色;頭、上背、肩羽和身體腹面粉橘棕色。初級飛羽和尾羽黑色有白色寬帶。兩翼寬圓,飛行時可見兩翼接近身體的部分是黑白相間的寬帶。喙細長下彎,黑色,下喙基部灰色;腳短,跗蹠與趾棕黑色。
分布:
廣泛分布於非洲、歐洲南部和亞洲的中部與南部。台灣過境期多出現在低海拔地區
作者: 劉小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opoe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Upupa epops
形態:
體長29公分。雌雄相似,雌鳥體型略小。翼寬圓,尾方形。喙黑色,基部偏黃色,細長而略下彎;腳短,褐黃色,腳趾略長而下鉤。頭頂的冠羽明顯,平時伸直於頭後,有時會豎直展開。全身大致為米黃色,冠羽末端黑色;下背、翼和尾羽為黑白相雜的橫紋。
分布:
共9亞種,分布歐洲、亞洲及非洲,包括歐亞大陸中部和南部,非洲除了撤哈拉沙漠之外都有分布。部分北方的族群有遷徙行為。
生態習性:
棲息於森林、半乾燥地區或是人為開墾的農地中,為人類頗為熟悉的鳥類。戴勝常常出現在墳墓附近,有些地區(如金門)的人民把戴勝稱為墳墓鳥,當作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通常單獨或是成小群活動,在地面覓食螞蟻、蚯蚓、昆蟲和小型蜥蜴,有時候用長喙插入泥土中找尋食物。叫聲為輕柔重複的“hoo-poo”。築巢於樹洞、白蟻丘、堤防或是建築物牆上的洞穴,雄鳥會餵食物給巢中的雌鳥,每窩產卵2~9枚,卵的顏色多變,灰色到淡黃色,孵化期15~16天,育雛期約4週。雌鳥在繁殖期間有很強烈的味道。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科:
戴勝科(Family Upup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戴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