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拉什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shley, Karl Spencer
作者: 蔡崇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拉什萊(1890~1958)是美國早期的行為心理學派學者,以研究大腦功能區位聞名。是華生(J.B. Watson, 1878~1958)在約翰霍布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學生,於一九一五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明尼蘇達大學(1917~1926)、芝加哥大學(1929~1935)和哈佛大學(1935~1952),並在約克斯靈長類生物學實驗室(Yerkes Laboratory of Primate Biology)工作。
  拉什萊曾擔任多項職務;在教職方面,自一九一七年起歷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也曾擔任行為研究基金會(Behavior Research Fund)研究心理學家、神經心理學研究教授、蒙特利爾神經臨床實驗室(Montreal Neurological Clinic)的哈福林傑克森紀念講座(Hughlings Jackson Memorial Lecturer)、普林斯頓大學維努森講座(Vanuxem Lecturer)、美國跨部會衛生組織(United States Interdepartmental Hygiene Board)的研究員、約克斯原始行為實驗室(Yerkes Laboratories of Primate Behavior)主任及名譽主任。此外,他也擔任〔基因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生物學評論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基因心理學刊〕(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等的副主編、美國心理學會與美國自然主義者學會(Society of American Naturalists)的會長。獲國內外學術界各項殊榮、獎項不少。
  拉什萊在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後,服務於華盛頓的官辦精神異常醫院;這一個時期他設計一種跳板與儀器來研究老鼠的操作制約行為。他把老鼠放在一個小跳板上,然後強迫它跳過兩扇門。每一扇門標示有一種刺激,如垂直線或水平線;如果老鼠跳對了門,它可以找到一些食物或其他增強物;如果老鼠跳錯了門,則發現門是關閉的,而撞了一鼻子灰,掉到網子裡。為了避免老鼠可能養成對某種位置有所偏好,拉什萊的設計是隨機變換左右門位置。他歸納實驗結果,於一九二九年發表〔腦功能與智力〕(Brain Mechanisms and Intelligence)一文;他發現隨迷津的困難度、腦傷害程度越提高,則老鼠犯錯率亦隨之急速提高。這項對學習與腦功能的相關研究,頗具價值,他指出一個生理心理學家可以研究學習與區別的神經基礎,他們可以透過行為技術予以測量,而不必觸及意識的概念問題;並據以提出兩個重要原理:(1)總量工作:某些類型的學習是由整個大腦皮質完成的,而非每一心理功能均定位於皮質的特定部位;(2)等功性:一個系統的某些部分能接替另一些部分的功能,等功性主要涉及視覺及聽覺等感覺系統。
  拉什萊以行為觀點解釋意識,大體上與華生的觀點相當一致;不過,他不採用意識的概念和內省的方法。華生認為腦是一個「神奇盒」(a mystery box),但拉什萊只對純粹探究腦的自然的功能感到興趣。他與法蘭茲(S.I. Franz, 1874~1933)共同研究,發展出兩個大腦功能運作的原則:大量行動(Mass Action)和等位(Equipotentiality)原則。前者以貓走迷宮的實驗來說明。拉什萊先訓練貓學會逃出迷宮,再切除其大腦皮層的一些部分,又放回迷宮中,結果發現貓無法走出迷宮;然而已切除部分大腦皮層的貓經過訓練,又學會逃出迷宮。這個實驗和另外的一些實驗都顯示:學習不是依賴大腦內某些特殊的神經聯結,而是隨著大腦皮質受到破壞的量的多寡而定,但與大腦受破壞的部位無關。
  至於「等位」原則,是強調腦的每一部位與其他的任何部位同等重要。如果腦的一些部位被切除,其他的部位可以取代其功能。如老鼠的大腦視覺區被切除後,老鼠依舊能區別光的強度和循著光而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拉什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