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拌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ˇ
部 + 5 畫 = 8 bà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攪和、調和。如:「攪拌」。
  2. 拌嘴:爭吵、鬥嘴。如:「這兩人拌嘴是司空見慣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n
解釋:
  1. 攪動使調和。
    【例】拌勻、拌菜、攪拌
  2. 爭吵、鬥嘴。
    【例】拌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àn
解釋:
[動]
1.調和。如:「拌勻」、「拌菜」、「攪拌」、「乾拌麵」。《水滸傳》第四三回:「將十數瓶酒,把肉大塊切了,卻將些蒙汗藥拌在裡面。」
2.爭吵、鬥嘴。《紅樓夢》第一○○回:「兩口子拌起來就說咱們使了他家的銀錢。」《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忽然聽得女子進來,隔著排插說道:『姑娘,你聽到這隔壁又拌起來了。』」
注音:
漢語拼音: pàn
解釋:
[動]
1.捐棄、捨棄。同「拚」。漢.揚雄《方言》卷一○:「拌,棄也。楚凡揮棄物謂之拌。」
2.分開、割開。通「判」。《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今以木擊木則拌,以水投水則散。」《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鐫石拌蚌,傳賣於市。」唐.司馬貞.索隱:「拌音判。判,割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uā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拍打、撣。
    例如:拌棉襀被 puānn mî-tsioh-phuē(拍打棉被,使上面的塵土掉落)、拌拌咧 puānn-puānn--leh(拍一拍)。
  2. [動] 驅趕蚊蟲。
    例如:拌蠓仔 puānn báng-á(趕蚊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