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挐 - 教育百科
ˊ
ˇ
部 + 6 畫 = 1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解釋:
「拏」的異體字。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牽引。《廣韻.平聲.魚韻》:「挐,牽引。」唐.韓愈〈送區冊序〉:「有區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來。」
2.連續。《漢書.卷六四.嚴安傳》:「禍挐而不解,兵休而復起。」
3.摻雜。《楚辭.宋玉.招魂》:「稻粢穱麥,挐黃粱些。」
[形]
雜亂。《楚辭.宋玉.九辯》:「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橫。」《淮南子.覽冥》:「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聲吞炭內閉而不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û/l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雜亂。
    例如:挐絞絞 jû-ká-ká(形容很亂)。
  2. [動] 無理取鬧。
    例如:走啦!莫閣挐矣啦!Tsáu--lah! Mài koh jû--ah--lah! (走開啦!不要再無理取鬧了啦!)
  3. [形] 形容人無理取鬧的樣子。
    例如:你實在足挐的!Lí si̍t-tsāi tsiok jû--ê! (你實在很無理取鬧!)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