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捏 - 教育百科
播放
ˇ
部 + 7 畫 = 10 niē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用手指頭夾住。如:「捏住」、「捏緊」。
  2. 揉、塑。如:「揉捏」、「捏麵人」。
  3. 假造。如:「捏造事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ē
解釋:
  1. 用拇指與其他指頭(一般用食指)夾住。
    【例】捏鼻子、捏緊線頭 ◎
  2. 用手指持續捏揉軟物體而成形。
    【例】捏麵人、捏餃子、捏泥人兒
  3. 虛假、附會。
    【例】捏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ē
解釋:
[動]
1.用手指將軟東西搓捻成某種形狀。如:「捏麵人」、「捏餃子」、「捏泥人兒」。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頭直上只少個圓光,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2.用拇指與其餘手指夾住。如:「捏鼻子」、「捏緊線頭」、「捏一把冷汗」。
3.握住。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一折:「俺捏住這玉佩,慢慢的行將去。」
4.虛構、牽強附會。如:「捏造事實」。《紅樓夢》第八六回:「今爾遠來,並非目睹,何得捏詞妄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a̍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手指將軟東西搓捻成某種形狀。
    例如:捏塗尪仔 lia̍p thôo-ang-á(捏製土偶)。
  2. [動] 引申為父母辛勤照顧子女。
    例如:爸母辛辛苦苦共你捏大漢。Pē-bú sin-sin-khóo-khóo kā lí lia̍p tuā-hàn. (父母辛辛苦苦照顧你到大。)
音讀: tēnn/tī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拇指與其餘手指夾住。
    例如:共鼻仔捏咧。Kā phīnn-á tēnn--leh. (把鼻子捏著。)
  2. [動] 擠壓、掐。
    例如:捏頷頸 tēnn ām-kún(掐住脖子)。
音讀: liap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