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揚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9 畫 = 12 yá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高張、抬高。如:「揚帆」、「揚手」、「揚眉吐氣」。
  2. 顯露。如:「發揚」、「宣揚」、「張揚」、「隱惡揚善」、「揚名國際」。
  3. 稱讚。如:「讚揚」、「表揚」。
  4. 飄動。如:「飛揚」、「飄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g
解釋:
  1. 舉起、升高。
    【例】揚手、揚鞭、揚帆
  2. 飄動。
    【例】飛揚、飄揚
  3. 往上撒,以去除穀物的外皮。
    【例】簸揚、揚場、揚棄
  4. 顯露、彰明。
    【例】隱惡揚善
  5. 稱頌、傳布。
    【例】表揚、讚揚、揚名國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g
解釋:
[動]
1.舉起、抬高。如:「揚手」。唐.李白〈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詩:「揚鞭動柳色,寫鞚春風生。」
2.飄動。如:「飛揚」、「飄揚」。《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揚煙。」
3.彰顯。《禮記.中庸》:「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班固以為露才揚己,忿懟沉江。」
4.稱頌、傳播。如:「表揚」、「讚揚」、「宣揚」、「揚名國際」。
5.掀起。《楚辭.屈原.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文選.班固.西都賦》:「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岳之嶈嶈。」
6.往上撒,以去除穀物的外皮。如:「揚場」、「簸揚」。
7.推薦。《書經.堯典》:「明明揚側陋。」漢.孔安國.傳:「明舉明人在側陋者,廣求賢也。」《北史.卷六七.王士良傳》:「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揚人物。」
[形]
得意的樣子。如:「趾高氣揚」、「志高而揚」。
[名]
姓。如漢代有揚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