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擂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éi chuí
解釋:
木杵。磨米漿的用具。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記》:「擂槌。俗諺云:『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頭。』以三十萬家為率,大約每十家日吃擂槌一分,合而計之,則三十丈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擂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uî-thuî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與缽搭配研磨物品的棒子。
  2. [形] 引申為形容人魯鈍不通情理。
    例如:你都大人大種矣,閣遮擂槌。Lí to tuā-lâng-tuā-tsíng--ah, koh tsiah luî-thuî. (你都這麼大了,還這麼魯鈍不通情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擂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擂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