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操作制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perant Conditioning
作者: 陳啟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操作制約或稱為操作制約學習,又稱為操作學習(Operant Learning),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施金納(B.F. Skinner)於一九三八年所提出。根據施金納的定義和說法,任何反應如果導致增強物或有增強作用的刺激的出現,則此後該反應更可能再度發生。操作制約可用下式表示:S-R→Sr+。意謂,如果在某刺激(S)出現時,做了某一反應(R),而其結果導致正增強物(Sr+)之出現,則以後當該刺激又出現時,該反應(R)再度發生的可能性或頻率就會增加。例如,老鼠看到槓桿而做出壓桿的反應,而其結果得到了食物,則以後當老鼠看到槓桿,再去壓桿的頻率就會比以前為多(參見「操作學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操作制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