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政治效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itical Effectiveness
作者: 譚光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政治效能是個人對於參與之政治團體,在主觀上感到對該團體是否具有影響力的一種態度。政治效能係政治社會化所產生的結果,因為個人往往將自己在非政府權威性機構(如家庭、學校、工作場所)中所獲得的經驗,擴大運用在國家政治範疇中。因此,政治效能意識是基於個人生活經驗而產生之自信、有效的意識。由於在日常工作及生活挑戰中經驗到自己是有效的,因而樂意參與政治,運用其影響力。
  當代的民主理論認為,個人應該在國家政治過程之外接受一些民主訓練,以增加公民參與政治事務的興趣與能力。因為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可以培養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生活及環境的能力,進而發展出對於「負責而有效參與公共事務之能力」的自信心。而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政治態度。其次,「參與民主理論」強調,國民必須在社會團體的參與中,培養並發展參與國家政治活動所需要的心理特質(即政治效能意識)。如果個人在大多數社會情境中,發現自己有助於某些權威性結構,就很可能會希望在政治範圍中也有此種權威性關係。換言之,如果個人在政治範疇外有機會參與更廣泛的社會決策,必定也期待能參與政治決策。許多研究發現,「參與」和「政治效能意識」或「政治能力意識」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參與的經驗,使人感覺自己的政治行動對政治過程具有衝擊力,因而值得去履行公民責任。因此具有政治效能意識的個人,比缺少此種感覺的人更樂於參與政治。
  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最能影響個人政治效能的,是家庭文化、教育成就、工作經驗等因素,但事實上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共同因素乃是社經地位。同時,政治效能意識是累積的,個人參與決策的經驗愈多,效能的指數愈高。而參與機會的多寡則與社經地位之高低,極有關聯。
  就家庭因素而言,高教育階層家庭的參與經驗最多。中產階級家庭之兒童與青少年的政治效能較強,是因為中產階級家庭權威結構屬於民主式,兒童有較多的參與機會。同時,中產階級家庭學生大多接受更高級的教育,有較多的機會累積政治參與的經驗。反之,勞動階層家庭的權威,較傾向於獨裁或「權力前後不一致」的型態,且其子女教育成就偏低,參與機會和經驗的累積較少,因而政治效能感較弱。
  成人的工作場所,也是發展政治效能重要的途徑。因為工作場所具有十分顯著的權威結構,成人可以在工作接觸中發現自己的態度,並且獲得不同的參與決策機會。但由於職業的限制,低社經地位者少有參與的機會,在其工作場所中只有少許領域可以自由發揮、控制自己工作及工作環境。個人對公司的決策不能過問,因而導致無能力的感覺。另由於缺乏參與機會,更增強此種政治效能的無力感。由於教育、經濟上的貧窮,造成低職業階層者「心理上的貧窮」,使其缺乏自信,對權威性結構及機構系統表現著犬儒哲學態度。進而逐漸不願參與中產階級文化圈,以心理退縮來適應有效機會的減少。
  事實上,成人在工作場所中對不同權威結構的經驗,也會間接改變家庭的管教方式,進而影響兒童的政治效能意識。由於低階職位者在工作上大多受人控制,缺少自我管理經驗,所以在家庭中不能提供一個參與式的環境。因此工作經驗對成人與兒童之政治效能感的發展,具有雙重的影響。
  除了上述各種因素之外,地方階層的政治參與,對培養一個有能力的公民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因為地方政府是政治能力的訓練基礎單位。如果地方政府愈能開放民眾的參與,則愈能培養政治效能意識,繼而擴大到國家階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政治效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