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人類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人類學是由教育學與人類學整合而成的一門學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興起於西德。當初建立這門學問是認為人類學較重視人的本質的探討,教育學較重視人的行為的改變的探討。兩者結合以後,著重在如何使人的本質發生改變,進而也促成人的行為發生改變。西德的教育人類學家饒特(Heinrich Roth)認為教育人類學的定義為:「教育人類學是探討由人的本質到人的心靈與精神的改變的一門學問。」該定義分為兩方面:一為重視人的本質;一為重視心靈與精神的改變。前者探討人的本質的改變與形成;後者探討人的社會化過程。
  教育人類學家認為:教育人類學所強調的是用「教育的觀點」來研究人的改變。因此教育人類學理論前提是重視人的「改變能力」為人的本質的改變取向。這種改變是基於文化的觀點,包括教育、陶冶、人的成熟與性格的成熟等。同時人是不斷地發展的,這種發展也是一種改變。人從兒童至成人一生的過程是受教育影響的。因此教育人類學也就是人受教育使人的本質改變情形的研究,及探討在教育作用之下,使人的發展漸趨成熟的過程。
  簡單地說:教育人類學也是如何去教育人的一種理論,把人看成可教育的對象,及需要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根據人的本質的判斷,進而了解人,然後提出各種論題,對於教育架構作新的解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人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