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電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television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專門為文化教育而設立的電視電台與節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電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Television
作者: 陳春蓮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電視是指將電視應用於教育歷程;最普遍的使用為設計電視節目以融入教室教學中,或作為講述課程的輔助,依節目規模、範圍及使用者的需求,而適用於不同情境。教育電視既可以整體學習的形式為學習者提供所有教學內容,亦可僅是學習次序與步調的建構,而不擔負全部的教學責任;一般而言,以後者的使用較為普遍。
  教育電視依性質分為非廣播性教育電視與廣播性教育電視,即節目的傳播形式有開放與封閉之別。近年來由於錄影設備的普及,不以廣播為傳布目的的節目便藉此方式製作,經錄影帶的直接播映呈現內容,此即非廣播性教育電視;而非如一般電視將訊息直接傳送給遠地的學習者(觀眾)。廣播性教育電視的發展較非廣播性電視早,雖然目前已有許多非以教學為重點的節目出現,但其涵義知識與文化的特質依然不同於一般的商業電視。早期教育電視節目的設計是以系列的方式呈現,學習者必須依循節目的步調,在已有的先備基礎上學習更複雜精深的知識。此種設計由於節目呈現順序乃是依照知識結構環環相扣、緊密關聯,無形中抑止了想中途加入的學習者,造成教育電視臺潛在觀眾的流失。是故,近年教育電視課程內容已改採序階建構伴隨課本的設計方式,節目單元也盡量以可獨立收看的方式呈現,希望使隨時加入收看的觀眾皆能有所得而達學習目的。
  由於教育電視節目的成本昂貴,因此在設計上更講求完善。描述教學設計的架構相當多,概括而言可分為下列三階段:(1)計畫階段:分析使用對象及其需求,訂定一系列精確的目標;(2)研究、編寫與製作階段:包括對成本效益的評估分析、進度管理、資源分配上的考量、歷程評鑑及修正;(3)評鑑階段:判斷設計的節目內容為成功、需要修正或放棄。
  雖然教育電視節目的內容設計相當重要,但絕不能忽略教師在教育歷程中的任務。教師不僅要嫻熟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更須透過其他教學途徑,讓學生在觀看節目前,已有充分的認知與準備,同時對於學生所學內容也應給予適當的增強。如此,乃能確保教育電視節目教學的成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電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Television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廣義而言,教育電視包括所有的非商業電視,例如公共電視(Public Television)、學校電視(School Television)、以及教學電視(Instructional Television)。
  在一般的用法上,教育電視專指電視上播映的知識性節目,其內容包含廣泛的教育性和文化性主題,可以用於正式教學中,但並不一定是為特定的教學目的或課程內容而設計製作的;教學電視則專指為特定教學目的並配合特定教學課程所設計、製作的電視或錄影節目。教育電視的意義較廣泛,除教學電視之外,更包含其他可用於教育目的的知識性節目。
  國內的中華電視臺之前身為教育電視臺,隸屬教育部,以製播教育性節目為主,現今雖是商業電視臺,但教育部仍持有相當的股分,因此華視設有教學部,製播教學節目,教學部下另設有文化組,策畫製作教育性和文化性節目。美國現今的公共電視系統(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PBS)下的大部分公共電視臺之前身亦為教育電視臺,其中許多的電視臺也仍然同時扮演教育電視臺的角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電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