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新古典主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īn gǔ diǎn zhǔ yì
解釋:
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盛行於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起因於西元一七四八年後,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而應重於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崙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德、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新古典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o-Classicism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藝文流派名。新古典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期樂評家用來形容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從1920年到1951年期間所寫的樂曲風格時所創立的名詞。在1918-1919年間,俄國芭蕾經紀人狄亞格列夫(S. Diaghilev, 1872-1929)委託斯特拉溫斯基為他所製作的芭蕾舞劇《普欽內拉》(Pulcinella)作曲,狄氏把他在義大利圖書館收集到的十八世紀拿坡里音樂家裴哥雷西(G. B. Pergolesi, 1710-1736)的樂譜交給斯特拉溫斯基參考,並希望這齣芭蕾音樂劇能有古典的韻味。《普欽內拉》由編舞家馬辛(L. Massine, 1895-1979)編舞,畢卡索(P. Picasso, 1881-1973)設計舞台,於1920 年5月在巴黎首演,斯特拉溫斯基的音樂非常成功,他一改過去的強性節奏風格,並以清澈穩定和平衡的音樂形式出現。樂評家形容這首樂曲的風格好像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般給人一種平穩紮實覺,故稱為〈新古典主義〉。除了斯特拉溫斯基在巴黎時期的作品外,德國的亨德密特(P. Hindemith, 1895-1963)、俄國的蒲洛柯菲夫(S. Prokofiev, 1891-1953)及西班牙的法雅(M. de Falla, 1876-1944)的作品也被稱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作品。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新古典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