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日射水母貝屬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殼瓣雙凸型;殼寬略大於殼長,長寬比大約0.95,殼長一般為5-22mm;殼後緣呈直線或略彎曲;殼背為全緣式生長,腹殼為混緣式(註1);殼表有生長線與不明顯的放散脊;殼體薄,礦化程度差,化石常有殼體軟變形的現象;腹殼有殼喙,殼頂位於殼後邊緣位置,沒有肉莖孔,在此位置常見平坦或內凹狀圓疤,顯示殼體曾固著於硬底質生活;假鉸合面低,高度小於0.2cm;背殼殼頂位於殼中央偏後的位置;殼內肌痕明顯,卵型的中央主肌痕大而突出,有一對前側肌痕;軟軀體保存良好的化石標本,在幾乎整個殼瓣的邊緣均有短而細密的剛毛。 根據日射水母貝沒有肉莖孔,殼緣有細密剛毛,以及殼腹常有硬底質固著痕跡,推測本屬生物可能為沉積物表面棲息的濾食性動物。 日射水母貝由於卵圓形的外表,以及殼面有不明顯的放散脊等特徵,最早曾被認為是水母類生物而予以命名,”目”級的分類位置最近被認為可能是歸屬於擬顱形貝目(Craniopsida)(註2)。本屬化石僅有「東方日射水母貝」( Heliomdusa orienta (Sun & Hou, 1987))一種,廣泛分布於雲南東部地區。 註1:全緣生長(hol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瓣在所有邊緣均有增生的生長方式;混緣生長(mix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後半部的增加是因為殼體向前,與朝向另一殼瓣方向增生所致。 註2:擬顱形貝類(craniopsids)的殼體組成為方解石,但是目前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實日射水母貝也具有相同殼質的組成。
知識 1:
"  殼瓣雙凸型;殼寬略大於殼長,長寬比大約0.95,殼長一般為5-22mm;殼後緣呈直線或略彎曲;殼背為全緣式生長,腹殼為混緣式(註1);殼表有生長線與不明顯的放散脊;殼體薄,礦化程度差,化石常有殼體軟變形的現象;腹殼有殼喙,殼頂位於殼後邊緣位置,沒有肉莖孔,在此位置常見平坦或內凹狀圓疤,顯示殼體曾固著於硬底質生活;假鉸合面低,高度小於0.2cm;背殼殼頂位於殼中央偏後的位置;殼內肌痕明顯,卵型的中央主肌痕大而突出,有一對前側肌痕;軟軀體保存良好的化石標本,在幾乎整個殼瓣的邊緣均有短而細密的剛毛。   根據日射水母貝沒有肉莖孔,殼緣有細密剛毛,以及殼腹常有硬底質固著痕跡,推測本屬生物可能為沉積物表面棲息的濾食性動物。   日射水母貝由於卵圓形的外表,以及殼面有不明顯的放散脊等特徵,最早曾被認為是水母類生物而予以命名,”目”級的分類位置最近被認為可能是歸屬於擬顱形貝目(Craniopsida)(註2)。本屬化石僅有「東方日射水母貝」( Heliomdusa orienta (Sun & Hou, 1987))一種,廣泛分布於雲南東部地區。 註1:全緣生長(hol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瓣在所有邊緣均有增生的生長方式;混緣生長(mixoperipheral growth)是指殼後半部的增加是因為殼體向前,與朝向另一殼瓣方向增生所致。 註2:擬顱形貝類(craniopsids)的殼體組成為方解石,但是目前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實日射水母貝也具有相同殼質的組成。"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日射水母貝屬
中文類名: 腕足動物門
中文類群名: 澄江生物群
分類: 澄江生物群化石
學域-大分類: 地質-化石類
紀錄類別: 澄江生物群化石知識單元
英文類名: Brachiopoda
英文類群名: Chengjiang biot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