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時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ˋ
部 + 6 畫 = 10 shí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2.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3.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4.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5. 偶爾。如:「時好時壞」。
  6.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7.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時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解釋:
  1. 季節。
    【例】四時
  2. 時候,一段時間。
    【例】古時、當時、盛行一時
  3. 特定的時刻。
    【例】按時、準時
  4. 機會。
    【例】失時、時機、及時把握
  5. 當前的、現在的。
    【例】時事、時局、時裝
  6. 經常、常常。
    【例】時常
  7.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
    【例】中午十二時
  8.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解釋:
[名]
1.季節。如:「四時」。
2.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所分成的時段,共有十二個時辰,簡稱為「時」。如:「子時」、「辰時」。
3.一日的二十四分之一。一時有六十分。
4.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5.年代,較長的一段時間。如:「古時」、「盛行一時」。
6.現在或過去的某一時候。如:「此時」、「當時」、「那時」。
7.規定的時刻。如:「按時」、「準時」。
8.歲月、光陰。如:「時不我與」。《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
9.機會。如:「失時」、「時機」。《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
10.姓。如明代有時大彬。
[形]
1.因時制宜的、能變通的。《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
2.當前的、現在的。如:「時事」、「時局」、「時勢」、「時裝」。
[副]
1.經常、常常。如:「時常」。《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偶爾。如:「有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時候。
    例如:這時 tsit sî(這個時候)、彼時 hit-sî(那個時候)。
  2. [量] 時辰。計算時間的單位。
    例如:卯時 báu-sî、子時 tsú-sî。
  3. 時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