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有名亡實 - 教育百科
ˇ
ˊ
ˊ
ˊ
yǒu míng wú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解釋:
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參見「有名無實」條。《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傳》:「並行偽貌,有名亡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有名亡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釋義:
亡,通「無」。「有名亡實」即「有名無實」。見「有名無實」條。01.《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並行偽貌,有名亡實。」
典源:
此處所列為「有名無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國語.晉語八》1>叔向2>見韓宣子3>,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4>,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管子.明法解》。 (2) 叔向:羊舌肸(ㄒ|ˋ),字叔向,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在楊,或稱楊肸。羊舌職之次子。學問淵博,善於辭令。晉平公二十二年,曾致書鄭子產,反對鑄刑書。 (3) 韓宣子:春秋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韓獻子之子,晉國六卿之一。 (4) 從二三子:跟隨諸卿贈送財物。二三子,指晉諸卿。〔參考資料〕 《管子.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則竟內之眾盡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職致治,以安國家。亂主則不然,雖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雖有聖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國也。故屬數雖眾,不得進也;百官雖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故〈明法〉曰:「屬數雖眾,非以尊君也;百官雖具,非以任國也。」此之謂國無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有名無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指名聲、名義,「實」指實際的情形,名和實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實」,但是如果空有虛名,卻沒有實際的權力或能力,那就是「有名無實」了。在所引典源《國語.晉語八》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韓宣子。韓宣子是晉國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顯赫,但是他卻憂慮自己貧困。聽了韓宣子的話之後,叔向卻向他道賀。韓宣子覺得很訝異,便問道︰「我有公卿之名,卻沒有公卿之財,想跟各位公卿贈送財物都沒有辦法,你為何要恭賀我呢?」表示韓宣子雖然身為公卿,但是卻無公卿的財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類似的用法,說明一個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職,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
書證:
01.《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並行偽貌,有名亡實。」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有名亡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