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本體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ěn tǐ lùn
解釋:
哲學的一部門。西元前四世紀由亞里斯多德首創。主要研究所有事物的共同點及此共同點所擁有的特性。也稱為「形而上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本體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ntology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本體論是探討實體之最高性質的學說或科學,是形上學(Metaphysics)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又稱為存有的科學(the science of being),主要在探討存有和存在(existence)的問題。
  一般的科學研究對象均是存在的事物,如動物學的研究對象是活的動物,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存在的物體,人類學研究的是存在的人類,這些科學的對象均是具體存在的事物,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則認為應有一門科學專門研究所有具體事物之外的存有本身(being qua being),探索存有之所以成為存有的特質。
  在哲學史上,使本體論成為一獨立學科的是德國哲學家吳爾夫(C. Wolff, 1679~1754),伍氏用同體邏輯和矛盾律認定本體而影響了康德。康德(I. Kant, 1724~1804)認為本體論是偽裝的科學,因為是人類理性所不及,而又無從推論,故取消了本體論。在康德之後,除了教父哲學的哲學家外,使用本體論一詞且探討存有性質的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和分析哲學家奎因(W.V.O. Quine, 1908~)。海德格主要探討在人類意識的狀況下,存有的特質,存有與虛無(nothingness)的差異。奎因則主張運用語句分析的方法來探討存有的基本特質。
  在西方哲學的討論中,有些哲學家將「本體論」及「形上學」視為同義詞。從演變來說,從古代以至中世紀,著重本體論的探討,假定存有即是猶如所知的狀況。近代哲學之懷疑論和實證論認為物之自存應是真實的存在,與物和人的關係應截然畫分,故以可感的存在為主,視本體論為偽裝的科學。最後為批評論者,主張考驗性質、可能性、和知識的效度,然後再探討所知。於是本體論不復為一種普通的存在理論,失去已有的特殊形式,而成為已知及知的歷程的理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本體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