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朱陸異同 - 教育百科
ˋ
ˋ
ˊ
zhū lù yì t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lù yì tóng
解釋:
宋朱熹與陸九淵,同時講學,朱主敬而陸主靜,朱主即物窮理,陸言心即理,宗旨各異,其門弟子遂分為兩派,稱為「朱陸異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朱陸異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朱陸異同」乃宋代理學一大公案。朱熹(1130~1200)與陸九淵(1139~1192)同為南宋時期的理學家,同尊孔、孟,然關於宇宙本體、人性本質、為學工夫,則所見各異。就思想淵源方面來說,朱學近宗伊川與橫渠,遠宗荀子;而陸學則近宗濂溪與明道,遠宗孟子。就方法方面來說,朱熹採用科學方法,重經驗,在道問學;陸九淵則採用玄學方法,重直覺,在尊德性。陸以朱為逐末,為支離,朱以陸為空疏,為近禪。兩家門人更造作語言,互相攻擊,朱、陸歧異於此益甚。
  朱、陸之間的差異,重要的有下列四點:(1)陸為主觀唯心論者,主張「心即理」;而朱為客觀唯心論者,以「性即理」為中心觀念。陸在〔與曾宅之書〕中說:「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理即是「吾之本心」,即如孟子所云:「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鑠我也。」「得明此理,便是主宰。」故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朱則把「理」安置在超越的客觀獨立存在的地位,「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如說:「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又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朱、陸在道德修養方面,主張亦不同。陸提倡易簡工夫,所謂「立心」、「收放心」、「明其本心」便是明理,認為「萬物皆備於我,五倫的道德,原是本心所固有,因此只要發明本心」即可;朱則主張「即物窮理」,認為致知之功先於存心,必先格物以致其知,然後始能反躬以踐其實。(3)在理欲問題上,朱熹認為天理與人欲相對立,主張存天理、去人欲;陸則認為「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論,若天是理,人是欲,則天人不同矣」,因此主張「靜坐以存本心」,「欲去,心自存矣」,此與朱熹所主張的存養克治工夫不同。(4)在教人方法上,二人亦有不同。朱主張窮理之要,必在讀書;陸則認為「學苟知本,六經皆我注腳」。朱主張由博反約,陸則認為一切從發明本心開端,而後才使之博覽。
  朱、陸鵝湖之會,二人之詩最足以顯示彼此為學功夫之不同。陸詩自詡己學「易簡工夫終久大」,並譏朱熹是「支離事業竟浮沉」;而朱熹則答以「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以顯己學之長。
  〔象山年譜〕載,朱享道謂:「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則謂應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人博覽。朱以陸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
  鵝湖會後,南軒(張栻)有書與朱熹,問陸子壽兄弟如何?朱熹答書有謂:「子壽兄弟氣象甚好,其病卻是盡廢講學,而專務踐履;欲於踐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謹質,表裡不二,實有以過人者。惜乎其自信太過,規模窄狹,不復取人之善,將流於異學而不自知耶!」這便是後世所謂尊德性與道問學之爭的一段經過。
  〔中庸〕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兩者本相輔相成,而朱、陸卻各有所偏。黃棃洲亦指出:「象山之學,以尊德性為宗,謂先立乎其大,而後天之所與我者不為小者所奪,夫苟本體不明,而徒致功於外索,是無源之水也。紫陽(朱熹)之學,則以道問學為主,謂格物窮理,乃吾人入聖之楷梯,夫苟信心自是,而唯從事於覃思,是師心之用也。」立論持平,可以調和兩家的異見。
  其實尊德性是存心之功,道問學是致知之業,二者相發,不可偏廢。朱熹平日教人,亦謂尊德性、道問學固不可偏廢,而著力處都在道問學上,與陸學門徑雖殊,二說之最後歸趨,本無不合,奈因當日象山年少氣盛,元晦亦相持不下,兩家門戶之爭,遂由之以起。
  然至晚年,二先生亦自悔其偏重,稽象山之〔祭東萊文〕,有曰:「比年以來,觀省加細,追維往者,粗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而紫陽之親與象山書,自云:「邇來日用工夫,頗覺有力,無復向來支離之病。」可見兩家門戶之見,不如外傳之盛。
  又全謝山曰:「予嘗觀朱子之學,出於龜山,其教人以窮理為始事,積集義理,久當自然有得,至其所聞所知,必能見諸施行,乃不為玩物喪志,是即陸子踐履之說也。陸子之學,近于上蔡,其教人以發明本心為始事,此心有主,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至其戒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是即朱子講明之說也。斯蓋其從入之處,各有所重,至聖學之全 ,則未嘗得其一而遺其一也。」足以平息兩家之爭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朱陸異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