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李大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李大本(1880~1943),字培元,河北省樂亭縣人。啟蒙時接受私塾教育,曾應考清朝末年最後科舉,中秀才科;其後始受新式教育。光緒三十四年(1908),畢業於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師範科,即留校任助教。
  民國元年(1912),任河北省立宣化中學校長;到任後積極進行校務整頓,同時極力設法爭取各種硬體設備之充實。民國四年,對應屆畢業年級實施文理分班教學,校務有突飛猛進之勢,而與天津南開、保定育德兩中學,並駕齊驅。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洽承「留法勤工儉學會」與「中法庚款基金會」資助,保送畢業生赴法國留學,造就不少人才。民國十一年,增設女生班,開華北地區中等學校男女合校的先例,並採「道爾頓制」(Dalton laboratory plan)教學;實施二年後,因故辭職。其後李氏應聘到張家口籌辦察哈爾區立實業學校(後改為農業專科學校),著重農牧課程的開設;並與察哈爾區實業廳合作,在察哈爾北部的康保、寶昌等縣,分設屯墾村,提供學生研究實習及協調墾牧的改良示範實驗場地。
  民國十七年秋,出任河北省平谷縣縣長,在擴增教育經費、創設縣立中學、推廣促進職業教育、排解地方派系糾紛等方面,皆卓有成效;曾獲河北省政府傳令嘉獎。民國二十一年到定縣與晏陽初、瞿菊農等致力於「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工作,並應梁漱溟禮聘為山東鄒平鄉村建設實驗院設計委員。對日抗戰起,隱居天津,勝利前二年逝世,享年六十四歲。
  李氏在民風保守的華北地區,闡揚顏習齋「學以致用,使靜為動,崇尚功利」的學說;倡導杜威的實驗主義哲學,引進新教育制度,強調實業教育之理論與實際並重,努力從事平民教育的推展,其勇於嘗試,富有創造精神,對教育事業有深遠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李大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