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東方白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東方白鸛
英文名: Ciconia boyciana
描述:
體長約112cm。全身大部分為白色,包括頭、頸、翼之覆羽、尾及腹面。眼淡粉紅色或近白色,周圍有一小圈紅色裸皮。下頸部的羽毛較長,呈長矛狀。飛羽黑色,內側初級飛及次級飛羽有銀白色羽緣。喙黑色,長直而尖。腳紅色,甚長。飛行時雙翼的黑白對比明顯。未成鳥的羽色似成鳥,但飛羽呈褐色,喙污黃色。
分布: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北。在20世紀初期以前曾廣布於日本及朝鮮半島,但這些繁殖族群於20世紀中葉已滅絕。2003年起,黃河三角洲、鄱陽湖陸續有繁殖成功的例子,繁殖地似乎也有向南方擴展的趨勢;2007年日本由人工繁殖野放的個體,亦在野外繁殖成功(Jackson 2007)。冬季向南遷移,度冬範圍包括日本、朝鮮半島、華南、琉球、台灣,極少數可到達印度次大陸。台灣為稀有的冬候鳥,歷年紀錄散布於全台多處濕地,但以中北部的紀錄較多,尤其是新竹港南、台北關渡平原及北海岸、宜蘭蘭陽平原等濕地。澎湖亦曾有度冬紀錄。
作者: 林文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iental Sto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iconia boyciana
形態:
大型水鳥,體長約100~115公分。眼周圍為紅色的裸毛區,腳粗壯,為鮮紅色,喙黑色,長而尖,身體大致為白色,飛行時黑色的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與白色的體羽形成強烈對比,亞成鳥羽色污黃白色。
分布:
分布於亞洲東北部及東部,於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及韓國繁殖,冬季至中國南部、印度度冬。
生態習性:
生活於開闊的溼地。以魚、蛙、昆蟲及鼠類為主要食物,覓食棲地為溼地,但因溼地因人為排水而逐漸減少或是消失,導致族群數量持續下降。3~7月繁殖,巢材為樹枝。自然的築巢地點為樹上及懸崖。繁殖期有許多特殊行為,其中一項是雌雄鳥用喙互碰,有歡迎回巢的意味,此行為會持續到整個繁殖期。每窩產卵3~5枚,數量稀少,為瀕危鳥種。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科:
鸛科(Family Ciconi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東方白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