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栗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ˋ
部 + 6 畫 = 10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落葉喬木。葉呈披針形,互生,有鋸齒。夏日開小花,果實為堅果,可以吃。如:「糖炒栗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栗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植物名。殼斗科板栗屬,落葉喬木。葉呈披針形,互生,有鋸齒。夏日開小花,果實為堅果,亦稱為「栗」,外殼帶刺,殼裂後散出,可供食用。 △栗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植物名。殼斗科板栗屬,「板栗」及「栵」之混稱,參見「板栗」條。
2.姓。如漢代有栗融。
[動]
畏懼。通「慄」。《論語.八佾》:「哀公問社於宰我……,曰使民戰栗。」《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眾毀所歸,不寒而栗。」
[形]
1.堅固。《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漢.鄭玄.注:「栗,堅貌。」
2.敬謹、戒慎。《書經.舜典》:「直而溫,寬而栗。」唐.孔穎達.正義:「謂矜莊嚴。栗者,謹敬也。」
3.威嚴。《司馬法.卷四.嚴位》:「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