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棕 - 教育百科
播放
ˋ
部 + 8 畫 = 12 zō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棕櫚:常綠喬木。幹直如柱,無枝,葉柄下有褐色棕毛。夏初開黃白色花。木材可製器具;棕毛強韌耐水,可製繩子、掃把、雨具等。
  2. 褐色。如:「棕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解釋:
  1. 深赭色。
    【例】他的頭髮是棕色的。
  2. →棕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ōng
解釋:
1.像棕毛一樣的顏色。
2.參見「棕櫚」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棕櫚。木本植物。幹直無枝,葉為掌狀,葉柄下端有褐色苞毛,覆蓋於莖幹上,即「棕毛」,可製成許多日常用品。
    例如:棕蓑 tsang-sui(棕製蓑衣)、棕鑢仔 tsang-lù-á(棕製刷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