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棕狒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live Baboon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apio aunbis
形態:
頭軀幹長50.8~114.3公分,尾長45.6~71.1公分,體重14~41公斤,雄狒狒體型較雌性大許多,臉黑、窄長,毛粗,雄狒狒肩部與頸部毛長,體色為橄欖棕色。
分布:
馬利草原帶到衣索比亞與坦尚尼亞北部、撒哈拉沙漠山區。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環境為開闊地、草原、疏林與多石山區,以白天在地上活動為主,但也會爬樹,雜食性,食物包括任何比較容易獲得的植物性或動物性食物,包括草、種子、昆蟲等;群居性,一群約8~198隻,通常為30~60隻,雌雄獸各有優勢位序,群中優勢雄狒狒帶領群的移動,但有時雌狒狒會走在前面;群體一天活動的距離約3~4公里,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1.12~63隻,隨棲地品質不同,群體活動範圍從2~40平方公里不等,群體之間的活動範圍相互重疊;季節性生殖者,生殖間隔約15個月,懷孕期6個月,一胎通常生1仔,出生後小狒狒緊抱母狒狒胸部,之後改為騎坐在母狒狒身上,哺乳期約6~8個月,雌猴約在5歲初次生殖,雄猴5歲性成熟,但通常到7~10歲才初次生殖,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本種與海曼狒狒(Papio hamadryas)在衣索比亞共域處的個體有野外雜交的情形,通常是海曼狒狒進入雌棕狒狒的群中爭取交配機會,雜交子代雖可生育,但雜交子代的分布不超過100公里,可能是因為雜交子代無法獲得太多交配機會。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科:
獼猴科(Family Cercopithe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棕狒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