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榜眼 - 教育百科
ˇ
ˇ
bǎng yǎ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g yǎn
解釋:
  1. 科舉時代殿試第二名的稱呼。現在也指稱考試錄取榜單中第二名的人。
    【例】他是今年北區高中聯招的榜眼,大家紛紛向他道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榜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ng yǎn
解釋:
科舉時代殿試第二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巢意中驚疑,未免且去探榜,行得數步,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榜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榜眼為科舉考試中殿試一甲第二名的稱謂。北宋時,一甲之二、三名,猶榜中之雙眼,故習稱為榜眼;後以一甲第三名為探花,而榜眼遂專指一甲第二名。清代榜眼例授翰林院編修,賜進士及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榜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