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樂調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調是五音或七音中各音都可作為樂曲的主音,構成不同的調式,主音在樂曲弦律中居核心地位,以商為主音的就叫商調式,以角為主音的就叫角調式,這樣五音就有五個調式,七音就有七個調式。調式的轉換還用到旋宮的理論,據﹝禮記‧禮運﹞云:「五聲、六律、十二管,旋相為宮也。」所謂旋相為宮,就是十二律中各律都可以輸流作宮音,亦即宮音可在十二律中循環往復轉動。依此類推,然可旋相為商、旋相為角等。故五音配合十二律,就可以有六十個調式;七音配合十二律,就有八十四個調式。又因古人習慣把宮調式稱為宮,把其他調式稱為調,故八十四調可分稱為十二宮七十二調,又可合稱為八十四宮調。雖然旋宮理論的使用可以豐富音樂的表現力,但都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在實際應用上沒有這麼多,例如南宋詞曲據張炎[詞源]記載,只用七宮十二調。又如元代北曲只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的南曲只用五宮八調,合稱十三調。常用的只有五宮四調,通稱九宮。歷史記載,唐太宗時祖孝孫考定雅樂,隊使旋宮八十四調又得推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樂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