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樹脂 - 教育百科
ˋ
shù zh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 zhī
解釋:
  1. 一種植物體內分泌的碳氫化合物。由損傷的樹皮處流出。原為半流體,其易於揮發的部分失去後,即成透明固體,質地堅硬,加熱則軟化,具有可塑性。
    【例】樹脂可用以製造塗料、黏合劑、絕緣材料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樹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 zhī
解釋:
1.一種植物體內分泌的碳氫化合物。由損傷的樹皮部滲出。於松、柏類的木質部最多。原為半流體,其易於揮發的部分失去後,即成透明固體,質地堅硬,加熱則軟化,可供製油漆等用途。
2.遇熱變軟,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為製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亦可用以製造塗料、黏合劑、絕緣材料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樹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i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水及廢水之處理上,常用來去除水中的陰—陽離子污染物。一般將之區分為天然樹脂(natural resin)及合成樹脂(synthetic resin)。天然樹脂係1.由植物油而來,為羧酸、油精及松油精(terpenes)之無定形混合物。來源為各種樹及灌木之樹皮滲出液;具可燃性,不導電、冷卻時成為有貝殼狀裂縫之硬狀化玻璃質;低於玻璃轉換點(glass transition point)時為柔軟,有黏性之物質。大部分能溶於酒精、乙醚及二硫化碳,但不溶於水。最有名為松香樹脂及香樹脂(balsam)。2.其它形態樹脂,例如,由印度昆蟲分泌之蟲漆(shellac),常用於透明油潻;琥珀為一種堅硬聚合樹脂,以化石形成存在。而不定形之硫磺則被視為無機天然樹脂,有時亦稱樹脂質(resinoids)之液體樹脂,如亞麻仁油。合成樹脂係人工合成之高度聚合物,通常在熱觸媒下由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形成。其包括合成橡膠及有機矽(彈性體)但不包括改良之水溶性聚合物(常稱為樹脂),首先合成之彈性體為Nieuwland合成之聚2-氯J二烯[1, 3],以後發展出眾多之合成聚合物,例如,尼龍(nylon),其它尚有烷基、乙烯、胺基、乙烯鹵化物、酯類、環氧基及烯類等聚合物。除了塑膠、紡織品及油漆之多種用途外,特殊之合成樹脂常用於離子交換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樹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